1. 文明影像
                2. 五在青城
                3. 推薦閱讀
                4. 工作簡報
                1. 文明聚焦
                2. 青城好人
                3. 文明城市
                4. 文明旗縣
                5. 文明單位
                6. 志愿服務
                7. 道德模范
                8. 未成年人
                1. 文明播報
                2. 創城知識
                3. 基層大講堂
                4. 文明禮儀
                5. 深度評論
                6. 我們的節日
                1. 要聞
                2. 中國文明網總站 
                3. 圖片
                4. 講文明樹新風公益廣告
                首頁->文明播報
                整頓“三小”行業 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來源:內蒙古日報   發布時間:2018-07-17   責任編輯:戈鳴瑞
                字體:[大][中][小]
                [打印]
                [關閉]
                     “三小”(小餐飲、小作坊、小攤販)食品行業一直是我區食品安全監管的重點、難點,也是我區食品安全市場監管的薄弱環節。

                    “‘三小’不小,覆蓋人群多,從業門檻低,產生問題多;‘三小’又是切切實實的民生,一頭關乎消費者的食品安全,一頭連著萬千小食品生產經營者的生計。”呼和浩特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餐飲服務監管科科長張曙光對記者說。

                QQ截圖20180717103328

                    “但‘三小’也是關乎飲食的高風險領域。不能為了照顧弱勢群體,就忽略食品安全。”在張曙光看來,“三小”食品行業治理已是迫在眉睫。

                    為了規范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攤販的生產經營行為,2015年10月,《內蒙古自治區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攤販管理條例》實施,鼓勵食品小作坊改進生產條件,向食品生產企業轉型升級,呼吁食品攤販進入集中交易市場、店鋪等固定場所經營。

                    2016年1月,《內蒙古自治區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登記及監督管理辦法(試行)》正式頒布,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正式納入登記管理。這也意味著:一直游離在法律和監管邊緣的小作坊、小攤販將獲得合法身份。

                    2017年,呼和浩特市把國家食品安全試點城市創建工作有效融入全市城市環境綜合整治行動,在開展食品安全鏈條、全領域排查整治的基礎上,大力開展食品小作坊、小攤販、小餐飲“三小”行業整治。

                    如今,呼和浩特市“三小”食品行業呈現出整潔有序態勢,公眾食品安全的獲得感進一步提升。

                    盛夏晚上7時許,呼和浩特市回民區烏蘭夫公園附近的便民市場(原鋼鐵路菜市場)內,依然燈火通明,非常熱鬧,而原來散布于便民市場外的路邊小攤販們不見了,有經營意愿的攤販全部實現了進場經營。

                    “現在的呼和浩特市區,小攤販占道經營、無序買賣基本被取締,放心的食品消費環境正在走近首府市民。”市民劉文軍說。

                   不僅如此,呼和浩特正在進行的小餐飲“廚房革命”,也是一大亮點。

                    呼和浩特市金橋開發區的一家試行“明廚亮灶”的餐飲店,采用視頻監控方式進行廚房“透明化”管理,通過在廚房內安裝多個攝像頭,并與前廳顯示屏連接,實現后廚動態的完整記錄和保存,這一“廚房革命”消除了消費者疑慮,生意反而越來越好。

                    “‘廚房革命’就是為了讓市民看著放心,吃得安心。”據張曙光介紹,自小餐飲“廚房革命”工作開展以來,全市共檢查餐飲服務單位80836 家次,責令整改14329家次,關停整改10045家次,取締821家。全市各級各類餐飲服務單位實現“明廚亮灶”和食品貯存超市化、用具管理色標化、加工制作規范化等“四化”管理的 15144家,達到總數的95%。

                    日前,呼和浩特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對“四白食品”的專項治理,使“放心饅頭”“放心粉條”“放心豆制品”“放心豆芽”全面實現市場全覆蓋。

                    截至記者截稿,賽罕區食藥監局共檢查小作坊102家,取締白酒黑作坊12家、豆腐黑作坊8家、奶片黑作坊1家、食醋黑作坊1家、饅頭黑作坊1家。

                    整頓“三小”行業,決不僅僅是呼和浩特的行動。早在2010年,鄂爾多斯市就率先開展“廚房革命”:要求飯店、學校、職工食堂等單位廚房必須通過玻璃大窗或電子屏亮出烹制過程,食品操作臺一律采用易消毒的不銹鋼。當前,鄂爾多斯市各餐飲單位采用不同模式實現了餐品操作流程的可視化。

                    赤峰市積極打造餐飲業示范工程,紅山區萬達廣場食品安全示范街上的33家餐飲單位全部安裝了視頻監控系統,進店用餐的消費者,通過掃描桌牌上的二維碼,可以觀看后廚直播,了解自己所點菜品的加工環境和制作全過程。

                    截至目前,全區“明廚亮灶”率從2015年的33%上升到60%左右。

                    與此同時,通過整頓,走在內蒙古不少盟市的大街小巷,流動攤販占道經營的現象越來越少,原來的不少小攤販有了自己的鋪面和合法經營的場所及攤位。整頓“三小”食品行業,內蒙古在行動……我們也衷心祝愿:通過這種整頓,我區居民“舌尖上的安全”越來越有保障!

                     (記者 康麗娜)

                •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 主辦
                • 呼和浩特新聞網 承辦
                • 版權申明:呼和浩特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 呼和浩特新聞網 Copyright ? 2004-2013 hhhtnew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蒙ICP備05002658號

                 

                金多宝高手论坛2码中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