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宿遷沭陽南部新城,新建的文化創意產業園即將投入運營。該項目計劃總投資7.2億元,總建筑面積約10萬平方米,建成后將形成“一區四園”的發展格局。一區即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以文化創意為核心,以數字出版、互聯網技術為憑借,集聚相關文化企業,實現融合發展;四園以數字出版產業園為核心,打造圖書文化產業園、盆景設計產業園、婚慶創意產業園,形成園中園,實現功能配套、優勢互補,全部投入運營后年營業額約20億元,帶動用工8000余人。 為將文化“軟實力”轉變為發展“硬實力”,宿遷市沭陽縣斷加強文化產業培育,注重文化與旅游、創意產業融合發展。宿遷市沭陽縣深入實施文化強縣戰略,編制《沭陽縣“十三五”文化產業發展規劃》,明確該縣“十三五”時期文化產業發展的戰略目標、工作重點和支撐體系,積極推動文化產業發展。 宿遷市沭陽縣堅持以提檔升級為切入點,不斷促進文化產業集聚融合發展。宿遷市沭陽縣發揮政府推動力,培育龍頭企業,用好用活文化產業發展引導扶持資金,側重對龍頭企業等的引導扶持,加快提升企業層次與發展水平,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走進沭陽國際圖書城,上百家大小書店里,一本本散發著紙墨香味的圖書被快速打包、裝運。宿遷市沭陽縣圖書協會會長張榮華介紹,這里日均圖書交易量近7萬單,2017年銷售額超過10億元,其中90%是網上銷售,在淘寶、天貓注冊的書商有5000多家,從業人員超過10萬。 宿遷市沭陽縣還不斷壯大特色產業,借助“互聯網+”改造提升傳統特色文化產業。目前,宿遷市沭陽縣的圖書市場躋身全國三大市場之一,從業人數、交易金額位列華東地區第一。宿遷沭陽國際圖書城功能日趨完善,積聚效應日益凸顯,初步形成實體交易、網絡銷售、物流運輸為一體的線上線下圖書交易中心和集散中心。 宿遷市沭陽縣對重點文化產業企業實施提檔升級,安排人員掛鉤幫辦,促進企業技術改造、品牌研發創新,實現產業升級換代。目前,宿遷市沭陽縣文化產業產品更加豐富,擁有安陽文創、東方文體、鳳凰畫材、奧光智慧玩具等文化科技企業21家,產品涉及節日禮品、婚慶禮品、旅游用品、文體玩具等10多個門類,產品2000多種,已形成了包括數字出版、新聞出版發行服務、廣播電視電影服務、文化藝術服務、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文化休閑娛樂服務、工藝美術品、文化用品等行業為主體的文化產業門類。 宿遷市沭陽縣堅持用歷史文化滋養特色,始終堅持“特色為要”,立足沭陽歷史文化,努力打造特色名片,全力提升發展軟實力。宿遷市沭陽縣加快建設吳印咸故居、胡家花園、古栗林生態旅游度假區,規劃打造虞姬故里虞溪村,進一步彰顯沭陽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大力開發花木生態旅游項目,加快建設西郊森林公園、耿圩田園綜合體,積極打造蘇臺園林、俄樂崗苗木基地等項目;重點建設南部新城物流、教育、商業、創業孵化“四個中心”,在建設萬達廣場、榮譽酒店、物流快遞小鎮基礎上,加快推動文化創意產業園投入運營,構建數字出版、文化創意、圖書銷售完整產業鏈;加快建設傳智學院,積極發展現代教育產業。 目前,宿遷市沭陽縣共有文化產業企業1710家,從業人員達2.3萬余人,2018年上半年文化產業實現增加值18.18億元,占GDP比重達4.71%。(宿遷日報 |